原標題:
縣紀委監委牽頭組建督查組進駐鎮村
村(社區)集體“三資”接受全面體檢
近期,龍門縣紀委監委組織召開多輪全縣村(社區)集體“三資”監督檢查反饋會,向有關鎮街反饋了村(社區)集體“三資”督查情況,指出存在問題,并就抓好村(社區)集體“三資”問題整改工作提出意見建議。
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、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決策部署,自2023年2月以來,龍門縣紀委監委牽頭,在2022年整治村(社區)集體“三資”管理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的基礎上,聯合“三資”管理有關成員單位進一步深化村(社區)集體“三資”管理專項治理。該項舉措是助力鄉村振興的現實需要,也是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一項舉措,更有助于規范和約束小微權力的運行。
發現存在問題6395個
“縣紀委監委對村(社區)集體‘三資’進行專項監督有利于把農村集體‘三資’監管工作落到實處,推動建立健全產權明晰、權責明確、經營高效、管理民主、監督到位的‘三資’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!饼堥T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,2023年5月起,由龍門縣紀委監委牽頭,聯合縣委組織部、縣民政局、縣財政局、縣自然資源局和縣農業農村局,聘請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,以縣紀委監委“室組地”+職能部門+專業人員聯動的方式,組成“三資”督查組進駐鎮村,對全縣11個鄉鎮(街道、旅游區)180個村(社區)、2062個村(居)民小組、2148個經濟合作組織進行“蹲點式”聯合監督檢查。
工作開展以來,督查組通過查閱“三資”臺賬,運用惠州市“三資”管理平臺,比對相關職能部門提供的數據,結合巡察反饋意見、有關職能部門監督檢查情況,分析研判各鄉鎮(街道、旅游區)上報的自查自糾問題,全面起底“三資”管理領域的風險點和問題。同時采取明察暗訪、“四不兩直”等方式,走訪群眾,與鄉鎮班子成員、有關部門負責人和村組干部進行談話,充分了解核實“三資”管理有關問題。
經對龍門縣11個鄉鎮(街道、旅游區)村(社區)集體“三資”管理的“全面體檢”,發現龍門縣村(社區)集體“三資”管理存在問題6395個。隨著進駐督查工作的全部完成,督查情況已反饋給各鄉鎮(街道、旅游區)并要求落實整改,當前已完成整改問題4190個。
監督觸角延伸至村(居)
農村集體“三資”管理是懲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的重點領域。2023年以來,龍門縣積極響應我市聚焦破解村級權力監督“遠、弱、難”問題,持續開展農村集體“三資”管理使用情況專項監督的要求,著力推動監督下沉、監督落地,使監督觸角向村(社區)一線延伸、向鄉村振興前沿貼近。
為進一步推動“三資”規范管理,在堵塞坐收坐支、侵占挪用等資金管理方面,龍門縣紀委監委牽頭,在各村(居)委會、村(居)民小組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創新推行農村集體經濟資金二維碼收款,目前選取集體經濟收入較為活躍的村(社區)、村(居)民小組作為試點,共有76個村(社區)、村(居)民小組辦理了對公賬戶的二維碼收款業務,以實際行動保障民生福祉。
數據顯示,目前全縣錄入市“三資”平臺合同7478份,相比2023年3月開展專項治理前增加合同3824份,增長率104.65%;發現不規范經濟合同3456份,督促不規范經濟合同整改完成1655份。督促村組盤活閑置資產資源,通過市“三資”平臺完成產權交易83宗;通過督促收回租金或分紅、規范租賃合同、追回被挪用等不當使用村集體資金等方式,增加村集體收入600余萬元,幫助33個村(社區)實現集體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,幫助30個村組達到20萬元以上。
龍門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,全縣各鄉鎮(街道、旅游區)要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鄉村振興決策部署、省委關于實施“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”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決定以及市縣工作安排,高度重視“三資”管理工作,在實行常態化全流程監督管理的基礎上,深化專項整治,嚴格落實整改,扎緊制度籠子,堵塞管理漏洞。
接下來,龍門縣紀委監委還將督促各鄉鎮(街道、旅游區)黨(工)委圍繞督查中發現的問題,抓好統籌分工,全面起底村(社區)集體“三資”管理領域存在的問題和短板,切實做到舉一反三、立行立改,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村(社區)集體“三資”管理,做好整改“后半篇文章”。
惠州日報記者黃宇翔 通訊員龍紀宣